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致富 > 综合科技
育秧啦!专家在上千个格子里“点”谷子
时间:2022-04-01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作者:未知 

3月25日,在德阳市旌阳区东湖街道大地村,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的4名研究人员和工人们一起,将一份份用作杂交水稻选育的稻谷,均匀地播撒在规划整齐的试验田方格里,为育秧作准备。这也是研究所“高效安全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与应用”课题组今年在德阳播下的第一批谷子。

在淤泥没过脚踝的水田里,只见助理研究员李昭祥穿着筒靴,在一个个大约40*20厘米的方格旁插上竹签、贴上标签,再小心翼翼地从一个小纱布袋里抖出一把谷子,均匀地撒在育秧田上,接着两位工人跟进,将秧田抹平,尽量让稻谷没进泥里,最后覆上薄膜。

李昭祥告诉记者,每个小纱布袋里是一份育种材料,平均每份也就两百粒左右,袋内还有两个同样编号的标签,撒稻谷时,先在格子旁边插竹签、贴标签,然后在撒好种子的秧田上放另一个签,两个编号要一致,便于今后核对。

“这些水稻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育种材料,属试验品,所以还不能称为品种。”研究所水稻改良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杨莉说,“每个袋子里的编号就是这些育种材料的‘身份证’,从水稻播种到收割入库,这些编号都务必要保留。”

杨莉介绍,课题组有两大主要工作:一是应用研究,就是从海量的育种材料当中,选出特异性的稻子来,有了这些“在某个方面有特长、综合性状好”的材料,再进行组合配制,选育品种,“这有点类似选秀,要从一个个杂交组合当中,选择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来。”二是基础研究,就是“从分子层面,发掘材料和品种的有利基因”,这类任务主要在实验室进行,需要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

据了解,至今年5月下旬前,课题组将陆续播上万份育种材料。由于科研的特殊性,育种材料从播种到收割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专家们亲自到田间带头指导和参与。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 目 最 新 发布
栏 目 热 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