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致富 > 综合科技
春耕高科技 进口机具移栽蔬菜
时间:2019-03-12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作者:未知 

贺彬的地里,生菜苗栽种完成。另一块地里,唐兴明准备对一块刚刚收割完成的土地进行作业。合作社的小梁翻身坐上旋耕机,打火启动,下地,土地深松,一气呵成。完成这道工序,他来到地边架起了一套“北斗慧龙”的设备,准备要起垄了。“这是一个GPS导航装置,拖拉机机身上则有一个接收装置,司机不用握方向盘,通过看屏幕就可以掌握起垄。第一步通过旋耕刀将土块粉碎,第二步镇压成型一体完成。”唐兴明介绍道,“过去(起垄)总是不直,要么歪了,要么高矮不一,但加上这个‘北斗大脑’后就迎刃而解了。”

近几年,北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渐普及,农业用北斗终端在2015年开始使用在农机上。拖拉机安装上北斗系统后,就能对作业田块进行扫描和规划,根据规划的路线,能精准把控作业行进的路线与行间距,按最佳的路线作业,避免作业的重叠与遗漏等现象的发生,北斗自动驾驶仪导航定位误差精度在1厘米内。

2017年,郫都区安排财政资金对购置安装北斗农机管理终端的给予专项补贴,北斗应用开始逐渐渗透到起垄播种、土地深松、作物收割、秸秆还田等农业生产工序。目前,郫都区16家农机合作社数百台农机安装了北斗系统,下一步还将打破北斗农机系统与农业物联网系统的隔阂,实现农户与农机服务的有效对接。

校地企合作,打通农业机械产学研用通道

“建校之初,我们学校只有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农业生产机械化两个本科专业,当时招收了300多名学生。”来到西华大学档案馆,馆长杨志松娓娓讲述起西华大学的“农业情”。当时全国布局的五所农机学校之一,半个多世纪来,西华大学为农业机械化和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培养了20余万名毕业生。

如今,郫都依托拥有西南地区第一个机械农场(国营四川省机械化农场)和全省第一个拖拉机站(国营四川省郫县农业机器拖拉机站)的“双第一”历史优势,借势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以西华大学为研发平台、以吉峰科技为创新生产平台、以陌上花开为应用示范基地、以天本地源等创新创业企业为驱动平台,形成“高校科研团队+行业龙头生产+田园综合体应用示范+企业自主创新”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现代农业装备园区和高端农机装备集中展示区,打造农业机械产学研用的生态圈,形成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全国典范,助推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

在西华大学农业机械工程研究所教授廖敏看来,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田间地头,可以最直接观察到技术效果,根据农民实际需求,研发更具操作性、针对性的农业机械。“过去那种关着门搞科研的思路已经过去,近期,郫都区农林局就多次邀请我们去新民场、唐元,希望根据当地生菜和韭黄种植情况,研发韭黄培土等机械。”廖敏说。

不仅有校地合作,郫都区内不少农业企业与西华大学农机研究所也建立了技术联系,“最近,菁蓉镇的天本地源科技有限公司就与我们合作,将他们的深松深施专利技术架构到我们开发的动力平台上。”廖敏说道。

据悉,去年郫都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7.7%,在成都全市处于领先水平。为了进一步提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郫都区还在农业片区规划建设了德源、三道堰、安唐片区三个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新民场生菜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唐元锦宁韭黄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等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开展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菜机械化移栽、收获等现场演示培训,通过抓点引领示范,带动广大农户认识新技术、使用新技术。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 目 最 新 发布
栏 目 热 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