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致富 > 综合科技
牡丹江:农业科技“犁”出全省农民最好收成
时间:2019-02-13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作者:未知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通讯员 德健宇 本报记者 李丽云)在黑龙江省的版图上,地处东南的牡丹江市地貌为“八山半水分半田”,耕地面积不如省内一个农业大县。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牡丹江市紧紧抓住科技这一“法宝”,把有限的耕地种出了“花”,“犁”出了全省最好的收成: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40年持续增收、连续15年领跑全省。

引进+研发:果菜挣洋钱,木耳成“硅谷”

海林市蔬菜村原名“幸福村”,可几十年前,这里的村民却并不知道“幸福”是个啥滋味:人多地少,生活刚刚跨过温饱线。

穷则思变,村党支部决定调整种植结构,推广蔬菜种植,为了让大家不走“弯路”,购进了电脑和3万多册科学致富书籍,打开眼界的村民在种菜致富上跃跃欲试。随后,村里又陆续请来以色列、荷兰、瑞士以及国内的知名农业专家“传道授业”,农户边学习技术、边田间劳作,逐渐形成了“科技促产业,产业促效益”的良性循环模式。

如今,村里每家都有科技明白人,种出的蔬菜还走上了国际舞台。窦乃兴介绍说,目前蔬菜村年产各类鲜菜1.2亿斤,其中对俄出口蔬菜近1500万公斤,蔬菜产业总收入达1.3亿元。

引进科学技术种植蔬菜增收致富,在牡丹江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传导示范效应,目前牡丹江年出口地产果菜近30万吨、占全省地产果菜出口总量70%,蔬菜产业带来的收入超过30亿元,带动10万农民从事蔬菜生产,“小菜园”成了农民“大财源”。

而东宁的许多农民,则通过黑木耳走上了致富路。2002年东宁建起了黑木耳批发大市场,当地人纷纷扩大木耳种植,由于缺乏与外界品种的竞争力和科技含量,销量下降。为了扭转市场,当地农民针对本地气候、土壤、水质等特点,历时几年时间,研究出集吊袋悬挂、人工控温控水、棚顶喷灌于一体的棚室吊袋栽培技术,实现每亩土地由生产1万袋向生产45万袋的大跨越。

尝到科技甜头的农民又开始与中国农业大学等2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协作关系,组建了博士后工作站和食用菌研发中心,越冬耳、元宝耳、白木耳、具有保健功能的沙棘耳以及春秋连作等多项新技术从这里研发成功,形成了集育种、制菌、储运、营销、加工、科研、回收利用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同时,他们还通过结对共建等形式,向吉林、浙江、内蒙古、西藏等10多个省区的100多个市县提供技术支援,示范带动全国标准化生产基地80万亩,被誉为黑木耳技术研发推广的“硅谷”。

依托科技创新的力量,实现了产业快速迭代,促进了农民收入倍增,牡丹江市也因此被授予“世界黑木耳之都”称号。

企业+基地:黑牛顶台车,大鹅变凤凰

牡丹江耕地面积虽少,却有大片适宜放牧的草场山林,农民历来就有家庭养殖业的传统和经验。近年来,牡丹江注重引导畜牧业由农户家庭分散养殖,向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方向转变,瞄准高端市场,形成了黑猪黑牛奶牛大鹅为主要品种的“两黑两白”特色养殖业,把过去的“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鸡鸭鹅换油盐”的家庭副业做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产业。

林口县“一只鹅”拉动一条产业链,按照“企业+基地+农户+餐饮”的经营模式,持续打造了集种鹅繁育、大鹅养殖、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大鹅全产业链,把普通的农家大鹅变成了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金凤凰”。林口县副县长于德波说,政府乘势引导,对规模养殖户给予补贴等扶持,鼓励养殖户做强做大。目前林口大鹅规模养殖近百户,出栏量百万只,养殖户年均收入超5万元,带动近百贫困户脱贫。

通过把群众熟悉、经营有赚头的传统畜牧业,融入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牡丹江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新模式,牡丹江重点打造了龙穆黑牛、广汇威虎山黑猪、红星乳业等“两黑两白”特色养殖基地,有效带动了畜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养20头黑猪赚1台车”、“养20头黑牛挣1个楼”在这里传为佳话。

培训+示范:头雁带众雁,我富全村肥

正是由于“第一生产力”与第一产业的有机结合,才有效保证了牡丹江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

牡丹江市每年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20多万人次,采取联系科研院所定向培训、集中投放项目定向支持、完善服务手段定向帮扶等方式,培养出了赵广义等一大批农民科技示范户、农村土专家、农业科技小能人等农业科技带头人,通过一对一帮扶、开现场演示会等形式,打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最后一公里”,把实用技术成果传导到农民身上、转化到大地上,用农民的话就是“要想富口袋,先要富脑袋”。

“通过技术学习、培训,我们村里几乎家家都种西瓜和香瓜,个个是技术能手,一到冬天就去我国三亚、越南、柬埔寨、老挝种西瓜”。牡丹江宁安市兰岗镇明君瓜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波介绍说,目前,兰岗镇西瓜和香瓜面积达到20000亩,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4123元。

宁安市渤海镇农民鲁继新在当地是有名的韭菜大王,年均收入超过5万元。他没有满足于个人富裕,2008年,他牵头成立了新农韭菜专业合作社,投资1000万元建成有机韭菜速冻冷链出口生产线,实现了淡季滞销韭菜“变废为宝”生产速冷韭菜馅料,产品全部出口韩国,产值可增加4倍以上。

合作社解决了韭菜夏季淡季滞销难题,激发了农民入社热潮和合作社发展高潮。目前,合作社固定资产达到2000多万元,社员发展到1100多名,韭菜种植面积达到5000多亩,种植户人均年纯收入普遍超过2万元,带动周边从事韭菜生产的专业村6个,韭菜产业真正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 目 最 新 发布
栏 目 热 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