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致富 > 综合科技
大棚植入黑科技 智控增效点手机
时间:2021-04-12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作者:未知 

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和传统农业发生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给出怎样的画面?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无疑,这是一件令人十分期待的事情。

可喜的是,我省一家互联网信息公司大胆创新,通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5G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研发出一种叫做 “方圆村智控系统”的设备,让大棚的管控借助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完成,为传统的设施农业生产迈向智能化、数字化、精细化、网络化管理提供了山西版的“解决方案”。

阳春三月,记者深入清徐县实地感受了一回这一系统赋能现代农业的科技力量。

穿皮鞋出入大棚,点手机卷帘放风

“方圆村智控系统”由山西方圆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推出,其融集了实时监测大棚环境、数据云端分析、远程智控等多项智慧功能,技术水平已成功跻身国内一流,2020年在太原、运城、晋中、大同等地一经试验示范,就受到了规模大棚种植户,尤其是新农人们的追捧。

清徐县“90”后大学生创业者韩康,就是这一系统在清徐县的尝鲜者、受益者,同时也是众多拥趸之一。

3月31日,当记者来到韩康的创业基地——清徐县西谷乡柳湾村汾柳农庄时,这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新农人,穿着皮鞋就将记者领进种植葡萄的大棚,现场演示了一回“方圆村智控系统”卷帘放风的神奇。

说话间,只见韩康掏出手机,熟练地打开手机上的方圆村小程序,随着手指轻轻一点,大棚侧面的塑料薄膜慢慢自动卷起半米多高,再轻轻一点,塑料薄膜又缓缓放下,恢复到原状。卷合之间,还不到两分种。

看到记者惊愕的表情,韩康接着说,他的农庄有50个棚安装了“方圆村智控系统”,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可根据手机小程序或APP上适时显示的温湿度,远程操作进行卷帘和放风。

“以前所有大棚的卷膜开合至少需要40分钟,现在通过一部手机5分钟就能搞定,方便得很。”韩康说,装上这套系统后,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员工卷帘放风、上下卷膜轻松多了,出入穿皮鞋也能完成,即使遇上突发性灾害天气,应对也能游刃有余!

小小一个方铁盒,肚里“本事”一箩筐

将互联网与农业结合,让农业拥有“智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更是被写进了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在汾柳农庄现代化的葡萄种植大棚内,记者看到每个棚门口的“标配”都是一个方铁盒子,上面镶嵌着电源、卷膜、卷帘、补光、浇水、配药、打药、上/下、启动、停止等醒目按键,打开盒子,里面密密麻麻布满了电子元件和集成电路。

方圆村信息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就是“方圆村智控系统”的控制平台,也是管控整个大棚的“大脑”,大棚内的“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雨雪预警”“环境光强弱”等监测设备、传感设备实时反馈回来的数据都会在这里汇集。

利用这一平台,可选择手动和自动两种模式轻松管理大棚。通过选择手动模式,根据作物自身的需求,对号按键即可;选择自动控制模式后,根据事先设定的参数值,系统能够精准地发出“命令”,实现大棚环境的自动调节和控制。当然,也可以通过联接电脑和手机实时进行操作。

手机变身新农具,节本增效显智慧

“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破解传统农业的“苦累脏”“成本高”弊端,“多上科技少上人”是一条必由之路。

“方圆村智控系统”的问世,让手机成为了农民的 “新农具”,节本增效尽显智慧。

在汾柳农庄,韩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农庄有100个葡萄大棚,一年人工费用支出高达50余万元。2020年,他给其中的50个棚安装 “方圆村智控系统”后,由以前的一人管理8个大棚升级到一人管理10个大棚,当年节省人工费用35万余元。

让传统大棚变成 “智能大棚”,靠种植蔬菜发家致富的清徐县西怀远村引进 “方圆村智控系统”后,全村掀起了一场大棚技术革命。

村里的63栋大棚集中升级改造后,智控系统的屏幕和手机上,大棚的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水分的数据全天候实时更新着,给大棚增添了现代气息。

菜农们彻底换了种菜的方式:当大棚内光照数值低于预设值时,补光灯系统自动开启;当作物需要水肥时,通过可控管道将配比好的水肥定量输送到蔬菜根部,实现“需多少给多少”;当作物需要打药时,打药系统自动开启,全棚三百六十度雾化,几分钟就可打完一个棚,同时还减少了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与此同时,种植的蔬菜更健壮、品质更优良。

今年3月5日,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罗清宇到西怀远村调研后,对该村的这种现代化大棚操作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从手工操作到 “手机玩棚”,今天“手机种菜”已成为西怀远村农民的新时髦。63岁的李文绪,种了一辈子菜全靠经验,用手机种菜闻所未闻。“这起早贪黑还不一定能成个种菜把式,现在安个智能设备就能行?”倔强的老李带着满心疑问悄悄观望,却发现这新技术连最费力气的收放大棚棉被都成了全自动的,于是他赶紧把手里的老年手机换成了智能机。

手机上点一下,智控卷帘、智控通风、智能灌溉……

有了智能设备的加持,目前西怀远村的菜农从42户增加到了200多户。

从产前到产后,“方圆村”的包圆梦

智慧农业高大上,关键要走进寻常农户家。

为此,“方圆村”一直在努力超越自我,一直在自我较劲中“赶路”。

李扬,方圆村公司技术负责人,“方圆村智控系统”主要研发人之一。见到记者,这位海归派青年坦言,农业是实实在在的产业,来不得半点“噱头”的糊弄。作为一家信息技术公司,“方圆村”的出发点是农村,回归点同样也是农村。因此,公司刻意强调“村”这个带有温情的字眼,同时也警示团队:当初究竟“为什么要出发”。

据悉,“方圆村智控系统”的第一代产品只能用手机控制卷膜,到了第二代的时候,增加到能够补光,实现定时、定量浇水、施肥、喷药。现在是第三代系统,增加了显示屏,能够实时显示大棚里的各项数据。不断改进的这一智控系统,目前得到了清徐县、榆社县、夏县、平陆县等地农业部门的高度认可。配备智控系统打造的智慧大棚,以20个棚计算,与传统大棚相比,每年可降低成本8.4万元左右,增产15%-35%。在实践中,方圆村公司还推出了智控系统“1+N”模式,根据种植户实际需求,开通个性化定制服务。

“方圆村公司虽然起步时间不长,但我们一直想走差异化发展的路子。农业是一个很大的商圈,在研发推广大棚管理系统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尝试做数据产品服务 (溯源服务和产品预售)。未来我们还要向专家服务体系、品牌运营体系、农业金融体系等领域一步步渗透和迈进。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有机地将棚主、政府、专家、生鲜供应商链接,形成生态良性循环。”

李扬说,当初误打误撞进入农业领域,还有点迷惘,现在是彻头彻尾爱上了农业。山西现有约54万个大棚,而这其中暖棚和春秋棚的智控化率尚不足1%。随着智能化控制系统被列为农业农村补贴项目,以及“信息进村入户”“农民手机应用培训”“农业大数据”“数字乡村建设”等的稳步推进,他感到有很多的事要做,必须要有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才行。

透过李扬坚毅的目光,记者看到了“方圆村智控系统”推广的美好前景,情不自禁开始憧憬山西智慧农业的美好未来!

本报记者金建强 何海亮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 目 最 新 发布
栏 目 热 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