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致富 > 综合科技
阻红火蚁入侵 需多部门联防
时间:2021-03-30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作者:未知 

阻红火蚁入侵 需多部门联防

红火蚁婚飞传播。 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提供

“这是工蚁,有10节触角,负责防御、搬运、饲喂;这个是蚁后,蚁群的中心,也是强大的生殖机器;这个大土堆就是蚁巢,它的内部呈蜂窝状……”3月26日,在广东省增城区举办的全国红火蚁联合防控行动启动仪式现场,工作人员指着红火蚁蚁巢展示箱一一介绍。

当前,春耕生产已陆续开展,做好病虫害防控是关键一环。全国红火蚁联合防控行动是由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国家铁路局、国家邮政局等九部门联合发起,将全力阻截防控红火蚁蔓延危害,保护农林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安全。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抓住春秋两季红火蚁活跃期,组织开展集中防控行动,为粮食连年增产和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火蚁虽小 危害极大

红火蚁究竟是什么?小小的蚂蚁为何受到如此重视?

据了解,红火蚁源自南美洲,它的拉丁名意指“无敌的”蚂蚁,因难以防治而得名。作为全球100种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红火蚁食性复杂、习性凶猛、繁殖迅速、竞争力强大,入侵后的短时间内容易暴发成灾,是全国农业、林业和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2004年红火蚁在广东省吴川市首次报告发现以来,已传播至12个省(区、市)435个县(区、市、旗)。受商品调运数量增加、气候条件适宜等因素影响,近年来红火蚁在部分省区传播速度加快、疫情发生程度加重,多地出现“蚂蚁围村、叮咬人畜”的报道。

“红火蚁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对入侵区域的农林业生产、人畜禽健康、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等都会造成严重危害。”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主任陆永跃教授表示,红火蚁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尤为值得警惕。

据介绍,红火蚁通过搬运种子,降低作物出苗率,或者直接取食作物的果实、幼芽等,造成作物的减产;它还通过放牧蚜虫、蚧类等分泌蜜露害虫,传播植物病害。红火蚁能够直接危害大豆、玉米、蔬菜、柑橘等50多种农作物,在较为严重的发生区,菜种被红火蚁搬运比率高于40%,大豆等减产可达20%以上,绿豆减产30%以上,甘薯、土豆等减产30%以上,严重影响了农事操作和农作物生产。

“它用上颚攻击,腹末螯针连续蜇刺人和动物,并释放出毒液。”陆永跃解释称,红火蚁的毒液包括水溶性蛋白、蚁酸、生物碱等,人被蜇刺后会产生灼伤般疼痛,随后出现水泡并化脓,严重者会过敏甚至休克,造成死亡。

在生态系统中,红火蚁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也被称为“生态杀手”。它会攻击动物的卵和幼体,包括海龟、蜥蜴和一些小型哺乳动物、节肢动物等,造成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甚至导致一些物种灭绝。城市绿地环境中,红火蚁入侵后本地蚂蚁种类减少了70%以上,数量减少了90%以上。“尽管红火蚁入侵后,会捕食一些害虫,但同时它也会保护蚜虫等害虫,改变当地的害虫结构。将红火蚁作为天敌加以利用,显然是不行的。”陆永跃表示。

除此之外,红火蚁侵入或筑巢于城市路灯、电力电信、交通信号等设施,会造成电线短路或设施故障,严重危害公共和生产设施,降低了公共绿地等利用价值,限制了户外休闲娱乐活动范围。

监测治理 控制扩散

监测调查和防治是遏制红火蚁扩散蔓延的重要途径。

“第一组演示的是由工作人员步行查看有无可疑的蚁丘或者工蚁活动,对可疑或确定出现红火蚁的区域,用明显标志进行标记;第二组演示的是在高风险地点选择代表性区域按每10米间隔设置火腿肠诱饵;第三组演示的是手动式撒播器喷撒;第四组使用无人机撒施毒饵……”这些场景是启动仪式上开展的红火蚁监测调查技术演示,展示了无人机防治、人工施药防治等。

当前,红火蚁监测方法主要有巡视调查、诱集调查、定界调查、云采集等四种,应用于多种场景的监测方法能够详细全面的展现出红火蚁发生、分布地点、区域、密度等数据,为决策和治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系统研究了红火蚁入侵生物学、监测、检疫、防治理论与技术,建立了检疫处害技术体系、疫情根除与管理技术体系、应急灭除与高效控害技术体系。研发出包括饵剂、粉剂、液剂、颗粒剂等多种高效药剂,所建立的技术体系已经在多个省区10多个入侵区取得了根除疫情点的效果。

据了解,2004年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与林草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监测防控,严格检疫监管,多措并举,努力控制红火蚁扩散危害。目前,已集成了适宜于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发生程度的红火蚁综合防控技术模式,登记用于防治红火蚁的农药有效成分有8种,农药制剂达40种,以“新二阶段法”为主的防控技术模式已在各地广泛应用,无人机、饵剂散播器等新型设备也逐渐应用于防控工作。

多部门协作 联合防控

“红火蚁的扩散传播主要分为自然扩散和人为传播扩散。相对于婚飞、蚁巢迁移、分巢、随水流动的自然扩散而言,人为传播扩散的途径更多、风险更大、速度更快。这也是检疫部门急需应对和管理的。”陆永跃介绍。

在人为传播扩散上,红火蚁主要随带土苗木、花卉、草皮等植物调运或者随垃圾、土壤、堆肥、农耕机具设备、包装物等物品远距离传播,扩张速度为48-80千米/年。

据陆永跃介绍,从发生红火蚁灾害的区域内调出的苗木花卉、草皮携带红火蚁的概率很高,草皮种植场红火蚁平均发生率在50%以上,部分苗木携带率达9%。出入境物品中,废旧物品携带红火蚁的概率最高,主要是包括废纸、苗木、原木、集装箱等,还有水果、鲜花、花旗参等。

红火蚁传播扩散及入侵发生危害范围涉及出入境、农村农地、林地、草地、公园、校园、公路绿化带、旅游景区、江河水库堤坝和城乡垃圾场等领域,其隶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因此需要多个部门分工、合作,共同做好属地管理范围内的红火蚁防控工作。

近期,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国家铁路局、国家邮政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红火蚁阻截防控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红火蚁联合防控工作,要求从红火蚁传播扩散的源头、途径、发生区域等多环节全面遏制传播风险。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近年来红火蚁在部分省区加快传播蔓延的形势,要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检疫监管和监测调查,力争通过3-5年的治理,有效遏制红火蚁扩散蔓延,压低发生区种群密度,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刘自艰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 目 最 新 发布
栏 目 热 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