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新渔人卫少松:让科技赋能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3-29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李文博 倪杨金子(编辑)  行业:渔业

碳达峰、碳中和,是卫少松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捕捉到的关键词,这与他学习的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息息相关,未来的水产养殖在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下,如何走向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新时代新渔人,这是他不断思考的。

卫少松是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019级学生,家里三代从事水产动保行业。爷爷辈创立了水产动物药品经营部和生产作坊,从事杀虫、消毒产品简单分装,利润低,风险高。父亲的生物科技公司,则以迎合市场需求为主,缺乏系统化设计,对于环保理念的贯彻也不够。耳濡目染,卫少松想继承衣钵,却更想对行业发展做些突破。

怀揣梦想,2019年卫少松进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科技学院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学习,系统化学习了水产动物疾病防控的相关知识,了解研究行业发展的症结。凭借对专业的执着劲儿,成功进入王权教授、林阿朋博士领衔的功能微生物研究团队,学习EM菌、小球藻、卵囊藻等相关功能微生物的筛选、培育、应用的技术,这为他接下来发展提供了极大帮助。

2020年,在王权教授的安排下,卫少松进入知名生物科技企业实习,从门店技术员做起,与团队成员每天背着测水箱、显微镜等设备在一线养殖基地顶着烈日奔波,通常每天要为近二十名养殖户进行服务,帮养殖户解决鱼虾蟹等水生动物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边学边实践,成长是迅速的。在功能微生物研究团队的大力支持下,卫少松联合志同道合的师弟师妹, 组建起一支10余人的科技创新团队联合攻关,最终提出“菌藻协同、养治一体”模式,以复合有益菌促进池塘能量循环,以固定化微藻有效捕捉和移除二氧化碳,实践“环境友好型”水产养殖,从养殖低碳可持续到探索实现“零碳池塘”,致力使水产养殖生态可持续。

卫少松介绍,根据国家渔业年鉴大数据统计及相关权威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池塘养殖占地面积264.44万顷,而完成尾水设备改造的面积只有15%,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光合细菌、小球藻等作为古老的生物,赋能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加速养殖池塘碳循环,降低水产养殖碳排放,有助于开启水产养殖行业零碳时代,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广泛,未来市场需求广大,他认为。身为创三代的卫少松正是看到水产养殖行业存在的问题,敏锐地感知到了商机,积极投入精力探索水产养殖行业绿色发展新出路,创立了自己的生物科技研发公司,正式开启了科技兴渔的创业之路。

他说,也许未来的道路并不会一帆风顺,但是有学校做靠山,卫少松对产业的明天很有信心,中国水产的未来值得期待。

在希望的田野播撒一粒青春的种子,将迎来一个崭新的世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作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和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学校,以“爱农、精农、从农”为核心,大力开展涉农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鼓励学生学农爱农、逐梦乡村。办学60多年来,学校紧扣“农”“牧”“渔”产业链,紧抓“新”“特”,从实际应用出发,致力于建成一所以培养农牧渔业类技术技能人才为主,多学科共同发展的高职院校,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为,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牧院力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文博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 荐 信 息 发布
栏 目 最 新 发布
栏 目 热 门 发布